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的重要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让“光盘行动”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漯河五高团委开展节粮爱粮主题教育活动。 一、“青春节粮·禾下有梦”主题团课 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倡导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做起,从一餐一饭做起,文明用餐,做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宣传者,近日,漯河五高团委书记张琦在综合楼103室为2023年新发展团员讲授“青春节粮·禾下有梦”主题团课。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本人就是一粒卓越的种子。“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袁隆平用一生去追求、去奋斗、去耕耘,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田地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成为袁隆平毕生的志业。张老师通过重温袁隆平博士的故事,和同学们共同致敬这位“一生追梦”的无双国士。今天人们诉不完的怀念、道不尽的哀思,正是因为他穷尽毕生精力,让14亿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远离饥饿,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远感恩、铭记于心。 一粒种子,浓缩着保障粮食安全的深邃考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他曾指出:“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张老师勉励同学们,中国种、中国粮,端牢中国饭碗。这里面不仅有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有于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智慧美德。 之后,学校团委还组织同学们在家观看了共青团中央“青春节粮、禾下有梦”线上主题团课。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体系科学家赵炳然通过一堂生动的主题团课,带领大家重温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年近花甲的赵炳然教授一直留着50岁时袁老师给自己题的字:一粒种子藏世界,天命之年攀高峰。他勉励当代青年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同学们积极转发共青团中央《青春节粮·禾下有梦》倡议书,通过附加评论“节粮有我!”的方式,积极响应倡议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中,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我校团员学生深受鼓舞,围绕“节粮爱粮主题教育”纷纷立志向、谈体会。 经过学习,我已深刻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我发自内心地要向袁老学习。学习他的责任意识一一为突破中国的粮食难题,主动挑起解决大众温饱问题的重担;学习他那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一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数十年如一日,穿梭在稻田间;学习他那永不言弃的精神一一在中古盘七号田不育材料秧苗全遭毁坏时,他仍旧在找到残存的秧苗之后,继续坚持实验……正是有像他这样的一群人的坚守与付出,中国才得以取得真进步。反观当下,也不乏一些坏风气,他们崇尚奢靡主义,浪费粮食,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身为共青团员,我将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平日里做到“按需打饭”,践行“光盘行动”。我们要将“爱惜粮食”这一美德的接力棒传下去,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义务。 —— 212班马又一 通过团课“青春节粮·禾下有梦”的学习,我有了很深的感悟,让我敬佩于袁隆平院士的伟大与崇高,让我感恩于粮食的来之不易,让我决心于珍惜每一粒粮食。因年幼时目睹饥荒时代食不果腹,袁隆平奋斗数十载,扎根于黄土大地,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开展超级杂交水稻不断攻关,最终不仅保障了中国粮食的安全,更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对党忠诚,爱国为民的崇高品质,以及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令我深深敬佩,同时我也感悟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需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此次团课令我感悟颇深,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袁隆平院士学习,青春节粮,禾下有梦。 ——226班胡静雯 《朱子家训》有一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05班关星宇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中国在解决好自己吃饭问题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携手各方提升可持续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努力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践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珍惜爱护粮食,为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不懈努力! ——223班董优雅 饥荒年代,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九州子女无不为自己的生计思量,幸有国士袁隆平挺身而出,扛住权威压力,坚持数十年,培育出杂交水稻,救民于水火之中 。自此,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摆脱了饥饿的阴影,人民的饭碗终于端住了。然而时至今日,浪费粮食的现象频发,人们似已忘却饥荒的痛苦,这是何其不该啊!节俭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物质条件富足的今天,我们也应弘扬这一优良传统。粒粒皆辛苦。节俭,不仅是我们对袁老的最好承诺,也是我们作为团员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应尽义务。 ——222班张莉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是补充体能的主要物质之一,可浪费粮食的行为,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这些浪费让人痛心,也让我深思。想到一生致力于让世界人民吃饱饭的袁隆平老爷爷,想到身为中国共青团团员的光荣身份,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起到先进青年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宣传节约粮食的必要性。最近连绵的大雨让河南的粮食遭了灾,让人痛心的同时,更让我们想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禾下有梦,袁隆平院士为了让我们吃饱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珍惜这种劳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在河南粮食遭灾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坚持不懈,从我做起,节粮节食。 ——209班王思佳 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伟大先驱和杰出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水稻培育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努力攻克与创新下,成功培育了高品质的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袁隆平先生的离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追求卓越的品质、对农业事业的热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将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他的功勋本就应千古永存。国士无双,先生千古,此致敬上。 ——207班温雅馨 中国人对农业的探索从未停止,让人民吃饱饭是每一位农业科学家的初心和梦想。水稻,这个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几千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科学家们一直在水稻种植、增产等方面进行着研究攻关。袁隆平曾在安江农校任教,教课之余进行着水稻系统选育研究。三年困难时期,目睹并切身感受饥荒的经历让他萌生了让老百姓吃饱饭的梦想。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这两个梦想正在一代代科学家的手中接续实现着,中国人不仅要端稳中国饭碗,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胸怀世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中国的农业技术解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梦想,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中国的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始终满怀初心、砥砺前行,在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勤奋耕耘,在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奇迹。 ——210班赵昕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粮为民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粮食安全关乎世界每一个人。坚持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应该做到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朋友、亲戚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不偏食,不挑食,点菜要适量,剩菜剩饭打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应从珍惜每一粒粮食做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5班应甜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节约粮食,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家里的餐桌做起,发扬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把反对浪费作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青春节粮,禾下有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每一位公民责无旁贷,青少年更要敢为先行! ——221班张子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本次“青春节粮·禾下有梦”节粮爱粮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意识到节约粮食,需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家里的餐桌做起。要发扬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把反对浪费作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将厉行节约贯彻执行,厚植爱农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袁隆平先生创新、求实、追求卓越的坚韧精神,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提供蓬勃的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一信念已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 |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海河路西段第五高级中学 电话:0395-6186038 豫ICP备16014723号-1
Copyright 2007-2018 © hnlhwg.net Rights Reserved.网站技术支持:漯河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