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书香战疫 携手共读——线上读书会经典分享(五)

2022-4-25 16:34|查看: 809|评论: 0

摘要: 疫情之下,若有一叶之舟可以载我们于动荡中寻得内心的丰盈与安宁,那定是“读书”二字。为丰富同学们居家学习生活,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从书香中寻找心灵的安宁,汲取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漯 ...

疫情之下,若有一叶之舟可以载我们于动荡中寻得内心的丰盈与安宁,那定是“读书”二字。为丰富同学们居家学习生活,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从书香中寻找心灵的安宁,汲取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漯河五高团委面向全体同学发起了“书香战疫 携手共读”线上读书分享活动。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五期,206班龚清漪同学为大家分享《司马懿真相》。  

在未读此书前,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司马懿存在这样一个认知,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典范诸葛亮的陪衬,是大奸大恶的代表,隐忍狡猾,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而且耐心等待着曹操、曹丕、曹叡的亡故,并在长期隐忍中积蓄实力,最终司马氏成功夺权,建立西晋王朝。但在读书后,我不仅认识了一位与之并不相同的司马懿,而且对学习历史有了更深的见解。司马懿少时就以聪慧而闻名,史书称其“少有气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服膺儒教”,更有时人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的评价。但在被曹操强行征辟后,一切都改变了,一个“乱世奸雄”,一个“异日雄豪”,都是将帅之才。正所谓一山容不下二虎,曹操刚见司马懿,就觉得此人非比寻常。后来更是因为“三马同槽”,“鹰视狼顾”而对其倍加猜忌。这使得司马懿在曹操手下12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有人说,司马懿能忍能装,能不露声色干大事,除在曹爽那外,另一个典型应该体现在这里吧。但在读书后,所教给我的,不仅仅只是司马懿靠尽职尽责和曲意迎合打消了曹操的疑虑。更重要的是,他会从曹操身上学习治国手段。曹操治国,尚刑名、重法度,司马懿从他身上学到了能真正拯救乱世的,不是温情脉脉的儒家,而是法律法度,即使到了正始年间,曹操的刑名法度也依旧深深存在于这位建安老人心中,除此之外。以曹操为首的新黄老学派,不仅教会了司马懿高强的心理素质以应对那个激荡的年代,还教会了他平衡朝中势力,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游刃有余,纵横捭阖的智慧。
读书可以开辟一条抛开阴谋论,成功学,以经国大业的角度认识司马懿之路。这是我想聊的第一点。
唐太宗曾评价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一代圣主的盖棺定论引领了世人对司马懿好恶的舆论导向。此后,民间说书日盛,司马懿以大奸大恶呈于世人眼前。但在读了这本书后,对于司马懿的个人感情,我有了不同的观点。
唐太宗的言论只看到了臣子的不忠,丝毫不考虑为君者对臣子的不信任与猜忌。君不以真心待臣,臣又怎能以真心侍君?司马懿在曹魏的仕途中,几乎一直处于被猜忌和防范的位置。但即便如此,他对曹操也是敬佩大于怨恨;曹叡心中虽有“鹰扬之臣”这根刺,但司马懿心中仍感激曹叡给了他在战场上施展抱负的机会。更别提还有曹丕这样一位真心信任他的君主,双方是君臣,但更是知己,他从未忘却曹丕“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和“再此间三公者,慎勿疑之。”以及曹丕称他为自己的萧何。我不知道骄奢昏溃的曹爽集团做了什么将司马懿逼到这个地步“曹爽之众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司马懿筹划诛杀曹爽时,心中也绝不只是将触帝业的窃喜,而是有一种隐隐悲戚。他看着曹魏从创业之主到守成之主一代代故去,他的理想也在随之灰飞烟灭。又见那骄奢的曹爽等人,真是亡国种子,济济一堂。他最终谋逆。引一句我认为很能形容他此时心态的歌词“白驹过,故人渐次零落。”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如今位高权重之际,也再无人能知晓他的心意了。
司马懿死后葬于首阳山,曹丕存有《终制》,“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司马懿也预作《终制》,内容几乎与故主曹丕一致,不坟不树。又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与故主共葬首阳山两侧,又有永世不得相见之意,这大概是他的心情,想要陪伴旧主,又无颜相见。
通过读书,终发现。机谋背后也有血性,伪装之下也有真诚,心机固然要用心血来浇灌,但真正能征服人心的还是心灵。这是我想聊的第二点。
最后一点,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只会忍和会装,司马懿终究不能成为司马懿。书告诉我,评价一个人,不应看他效命的君主是谁,或是篡了谁的位。应看他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唯物史观所倡导的。而司马懿对历史发展的贡献,丝毫不亚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提他“得陇望蜀”,以及主张联合孙权杀灭关羽赢得战略主动的高明战略眼光。也不提他兵贵神速擒孟达;北征辽东公孙渊;南败东吴诸葛恪;西抵诸葛亮的“所向无前”,“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兵动若神,谋无再计”,只提他身上的民本思想,爱惜民力,关心民生,注重缓和阶级矛盾。魏明帝曹叡盛修宫室,百姓劳瘁,“力役不已,农桑失业”。他上书要求罢除一些徭役,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景初二年,司马懿在远征辽东前夕,谏告明帝说“自河以北,百姓穷困,内外有役。势不并兴,宜假绝内务,以救时急。”自辽东返回后,“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焉”。对新征服的地区,司马懿也注意“劝农桑,禁浮费”,因而“南土悦附”。他还劝明帝对新附的边郡民户,不要“密网束下”,要“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他对手下将士的约束也比较严,禁止他们侵侮百姓。青龙中,司马懿在长安立军市,“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怒召军市侯,杖一百,“严持吏士”。自是以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司马懿一生忠心事魏。无论是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还是在发展生产、征服自然的社会管理中,都能顺应历史潮流,充分表现其卓越的胆略和才能。在司马懿看来,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元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互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为战败蜀汉,击溃东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司马懿,见识长远,从开始清醒到最后,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
通过读书,我们会发现司马懿又是一个被历史误读的人物。
引我喜欢的作家南门太守的一句话,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通过读书,我们看历史的眼光会更加清晰和理性。如果不拘于历史的表象,学历史也会更加有趣。
——206班   龚清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86号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