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

秋分至,蛋儿俏|地理知行学社带你探秘节气里的天地人——漯河五高知行社开展秋分主题 ...

2025-9-29 17:30|查看: 2|评论: 0

摘要: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万物趋于中和。在这个充满平衡与收获意味的时节,我校知行社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带领同学们走进秋分的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万物趋于中和。在这个充满平衡与收获意味的时节,我校知行社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带领同学们走进秋分的世界,感受天文、气候、物候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图片

第一部分:溯源·秋分的天文密码

秋分,不仅是季节转换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

图片

从商周时期的“四时八节”到汉代完善的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时间与农事、自然紧密相连。2016年,二十四节气更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宝藏。

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理解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的天文现象,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探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理,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公式,而是可触摸、可推演的自然法则。

图片

第二部分:现象·秋分的气候物候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北半球逐渐昼短夜长,冷空气南下,天气转凉。

图片

我国北方已是“秋高气爽”,南方却仍保留着夏末的余温。这种南北差异,正是地理区域性的生动体现。

同学们还学习了秋分的“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从农谚“秋分种麦正当时”到“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顺应天时、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

图片

第三部分:人文·秋分的民俗风情

秋分,不仅是自然节令,更是文化的载体。

2018年起,秋分被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耕文明的致敬,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礼赞。

图片

岭南地区有“吃秋菜”的习俗,野苋菜滚汤,寓意平安健康;还有“送秋牛图”的传统,说秋人走家串户,传播吉祥与农时知识。这些民俗,无一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部分:实践·“竖蛋”挑战赛

“秋分到,蛋儿俏!”

图片

社团最热闹的环节莫过于“秋分立蛋”挑战赛。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心翼翼地尝试将鸡蛋立在桌面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声笑语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大家都在实践中思考:

“竖蛋成功,真的是因为秋分这天地球引力平衡吗?”

其实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蛋壳的微小凸起、三个支撑点的稳定结构,以及耐心与细心。这个活动虽无科学依据,却体现了古人观察自然、为生活增添趣味的智慧,也正是我们地理社团“动手探究、乐学地理”精神的体现。

这节秋分主题社团课,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节气背后的地理原理,更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地理,不只是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热爱生活。

秋分已至,愿我们都能在平衡与收获中,继续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86号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