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五高道德讲堂演讲稿 时间:2018年9月8日 地点:综合楼103室 主讲人:弯俊霞 主题: 传播爱的教育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东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谈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贤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政治伦理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关切和文化战略意义的深远洞见。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国民素质和健康的道德力量,就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真正受人尊重的国家!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道德讲堂,就是要传承中华文明,扬善惩恶,构筑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道德灵魂! 道德讲堂是我们省心的场所和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发现平凡人身上的道德闪光点,通过大家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最美人物”和“凡人善举”来宣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辐射道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今天我们道德讲堂共有五个环节,主题是“传播爱的教育”。这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而一致。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涵养着我们自己的灵魂。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孩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帮自己就是帮别人,爱孩子就是爱明天! 首先进入我们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道德思考。 教师,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的存在维系着下一代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而这个可爱的可敬的乡村教师她做到了,他们强大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都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真正意义。教育,我们常提教育,常常讨论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看了她,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就是言传身教。用自她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孩子们的稚嫩与老师的坚持奉献,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接下来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省心。 所谓“省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反省与自律的一种心理活动和感悟状态。古代的君子见贤思齐,每日三省。“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心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情操,一种坦荡。通过自省,让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来叩问我们的心灵,让灵魂追上疲惫的身体,让灵魂回归!在省心时,我们明辨是非、净化心灵、崇德向善。 现在进入第三个环节——行崇德礼。 在现代社会中,“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真诚品性与善良行为就是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我们要实现精神富有,就必须恪守道德准则,内化于心,把德记在心里,外化于行,在生活中遵守德、传播德、践行德。 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四个环节,诵道德经典。 (请跟我一起读)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尊重别人而把自己看的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最后考虑自己。不管在重大事件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牢记,助人乃快乐之本!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的是思想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它就越坏。 “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经典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去品读,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诠释。道德需要传承,道德更需要弘扬光大。 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环节——做道德承诺: 道德需要播撒,道德需要传递,刚才听道德故事、诵道德经典。那么此时此刻,我想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心中也一定有许多的感动和感触要和大家分享。 高尚的道德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捐一次善款,献一次血,给老人让个座,都能够让那颗浮躁的心,得到一份宁静和满足。我们播下一个行动,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收获一个品格,这就是助人为乐的含义也是爱的奉献的含义。用我们美丽的心灵,传递人间的真情,把我们的关爱放到每一件事情中,用真心关爱他人,用诚心温暖社会,用爱的美化环境,共同营造出我们芬芳的世界! 传播爱的教育,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道德这眼不竭的泉水,绵延出一条条涓涓细流,用我们的行动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今天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最后让我再次真诚的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本次“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海河路西段第五高级中学 电话:0395-6186038 豫ICP备16014723号-1
Copyright 2007-2018 © hnlhwg.net Rights Reserved.网站技术支持:漯河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