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说,好老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人。高一7班的班主任郭春慧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她用语文课为我们打开文学的大门,让我们看见文字的力量;她用温柔的关怀守护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在陌生的校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她用 ...
| 有人说,好老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人。高一7班的班主任郭春慧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她用语文课为我们打开文学的大门,让我们看见文字的力量;她用温柔的关怀守护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在陌生的校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她用饮食休息的牵挂守护我们的健康,她用军训场上的陪伴教会我们坚持,用推心置腹的对话温暖我们的迷茫。郭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她的名字——春风化雨,慧质兰心。 郭老师的语文课,是我最期待的“精神盛宴”。从前总觉得古诗文枯燥难懂,可她总能把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和勇担使命的情怀。她讲解《沁园春·长沙》的过程,绝对是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大师课”。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化身成一个讲故事的人,用一种凝重而充满力量的声音瞬间将学生从现代的教室拉回到百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特定时空,带着探究的欲望进入文本,粉笔字力透纸背,声音里满是激荡。那节课她讲得波澜壮阔、深入人心。听完她的课,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首诗的优美,更是一种胸怀天下的格局和勇担使命的激情。这才是语文课应有的深度和温度。那天的课堂,我们跟着她的引导,仿佛真的站在了湘江边,看见百舸争流,听见鹰击长空。作为班主任,郭老师用最朴素的方式,完成最深刻而温暖的守护。晨读的铃声还没漫过走廊,郭老师已经站在写满字的黑板前。晨光透过窗棂落在她指尖,粉笔灰像细碎的星光,落在“蒹葭苍苍”的板书旁——她总这样,把课本里的文字熬成暖的、亮的,轻轻递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在陌生的高中时光里,先接住了一束关于“美好”的光。八月的军训场,烈日把地面烤得发烫,郭老师每天都站在队伍旁,比我们还准时。她的后背总浸着一片汗水的深痕。但她从不站在阴凉里指挥,偏要挨着我们的队伍走。手里的藿香正气水揣得发烫,像揣着一团小小的火。后来才懂,那火不是为了自己,是要替我们挡住暑气,把“坚持”两个字,焐得暖乎乎的。她总是笑着说:“你们站多久,老师就陪多久,咱们7班绝不落下一个人。” 训练正步走时,我们总走不齐,有人开始泄气,说“咱班肯定拿不到优秀了”。郭老师把我们叫到一起,她说:“优秀不是靠天生整齐,是靠每一个人多练一步、多等一秒。你们看,小张的左腿再往前挪半脚,小李的手臂再抬高一点——咱们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们。”那之后,每天她都陪着我们加练。最终拿到“一等奖”奖状时,她比我们还激动,眼眶湿润了:“看,这就是咱们7班的力量,团结起来,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我们也曾因为周测成绩不佳找她谈心,她没急着说教,而是先问我们:“最近是不是总熬夜?我看你们上课眼神有点飘。”当我们说出“怕考不好让爸妈失望”时,她拍了拍我们的肩说:“成绩只是暂时的,可你们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别把压力攒在心里,老师的办公室随时为你们开着,哪怕只是想聊聊天、吐槽两句,都可以。”那天早上的风很轻,她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们全身,让我们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原来有些牵挂从不用“关心”二字,只是落在日常,像春天的雨,悄悄滋润着我们这些刚抽芽的小苗。郭老师总说“你们是春天的芽”,可她没说,自己才是那个蹲在田埂上的人。怕我们冻着,就把外套搭在我们肩头;怕我们渴了,就把温水递到掌心;怕我们迷了方向,就把道理拆成轻声的话,说给我们听。如今我们慢慢舒展枝叶,才发现那些藏在一朝一夕陪伴里的温柔,早已成了我们心里最软的土壤,让往后每一步成长,都有底气。她从不用“奉献”标榜自己,只是把每一份关怀都揉进日常的缝隙里,像星光落在赶路的路上——我们走着走着,就被这光护着,慢慢长成了更亮的样子。郭老师就是这样,她以语文浸润我们的心灵,以班主任的责任守护我们的成长——她既是那棵树,也是那朵云,在平凡的岁月里,完成着最不平凡的事业。谢谢您,郭老师!是您让我们在高中生活的开始,感受到了超越师生的温暖,明白了成长路上不仅有知识的收获,更有被人牵挂的幸福和勇担使命的情怀。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您教给我们的热爱、坚持与勇气,继续向前走——就像您始终守护我们的样子,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